集成电路发展下抄板公司觅良机
2015年10月20~21日,海峡两岸半导体产业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其中工信部电子司司长刁石京认为,未来60年,集成电路是信息化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把一整套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才能实现科技强国。这预示着国产集成电路产业正如脱缰的猛兽势不可挡,抄板公司要抓住机会也在这股旋风中乘势而飞。
封锁下的艰辛之路
集成电路是一门高科技,有专家称之为电子设备的大脑、工业的粮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六十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65年-1978年:以计算机和军工配套为目标,以开发逻辑电路为主要产 品,初步建立集成电路工业基础及相关设备、仪器、材料的配套条件;
(2)1978年-1990年:主要引进美国二手设备,改善集成电路装备水平,在"治散治乱"的同时,以消费类整机作为配套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彩电集成电路的国产化;
(3)1990年-2000年:以908工程、909工程为重点,以CAD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关和北方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为信息产业服务,集成电路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从2000年到2015年,我国集成电路领域已不是空白。可是在集成电路产业发达的国家的技术封锁之下,从2008年开始中国的集成电路进口基本上就是进口商品中最大的一种产品,它甚至超过了石油和粮食。通过多年的IC解密和PCB抄板,抄板公司学习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现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将开启腾飞之路。
集成电路“特色工艺”不再遥远
集成电路制造的“特色工艺”包罗万象,并充斥着行业内的专业术语,比如BCD(双极-CMOS-DMOS)、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其中车用集成电路芯片产品大多有定制等特殊需求,其运用的范围囊括汽车动力系统(车用电源管理、发动机空气流量传感器等)等。而IGBT产品的应用范围则更广,囊括乘用车、光伏、风电、高铁动车、智能电网等。可以说,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就在我们身边。
在国内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制造的大潮下,抄板公司必须选准突破口,在市场前景良好、研发成本可控等制造工艺和产品上,利用抄板技术和芯片解密技术,再进行二次开发改进,才能在国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浪潮下获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