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邦科技PCB抄板公司 >> 新闻中心 >> 手机电视CMMB运营模式属盲区 潜力巨大

手机电视CMMB运营模式属盲区 潜力巨大

  据了解,在广电总局的主导下,其力推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从去年开始,在国内的部署和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日前,在CCBN展会上,国家广电总局运营CMMB的中广移动公司宣布,CMMB省级运营主体增加到16家,各省公司将陆续挂牌成立。

  对于CMMB的运营方式,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副局长孙朝晖表示,将采用总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的组织结构,构建CMMB的运营主体分为全国和省级、市级的。

  据了解,今年3月21日,中广移动和6家省级运营主体进行签约,这六家省级运营主体分别为海南、湖南、河北、陕西、宁夏和广西。而在今年1月,中广移动已经与四川、山东、河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各省级运营主体签约,而后又和上海进行了签约,目前,上海已经在进行CMMB运营。

  在确定运营主体的同时,CMMB产业链的相关环节也在逐步得到完善。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CMMB的信源编码设备企业已有8家,10多款产品已经出产;协议信令系统生产企业15家,已有20款产品;运营支撑系统有26个厂家,30款系统面试;信道传输设备厂家43个,有100款产品;接收终端厂家达68,有200款产品;测试仪器则有15家的30款产品。数据显示,CMMB目前已开通157个城市。

  2008年6月,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最终审定,由北京新岸线公司推出的T-MMB标准在争议声中胜出。实际上,在手机电视国标出台过程中,一直伴随持续不断的争议。2007年初,由国标管理委员会联合原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的代表共同组成评审组,计划对清华凌讯的DMB-TH、北京新岸线公司的T-MMB、华为的CMB、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和广科院的CMMB五大手机电视标准进行比较实测,并预计当年12月底正式确定国标,但广电总局在中途公开宣称退出国标评测,并强硬实施旗下的CMMB标准体系。

  2008年4月3日,新岸线的T-MMB标准被最终遴选为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标技术方案。当时积极推动CMMB技术标准的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明确表示,国标遴选过程并不符合规范程序,广电总局不会使用T-MMB标准。

  近日,In-Stat中国分析师张强表示,目前CMMB在我国只有百万级的用户数量,在电视行业在千万级才有广告的价值,In-Stat认为CMMB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张强还介绍了其他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发展现状,现在比较主流的一个是韩国市场,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另外还有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都有各自的标准。

  从业界角度来看,韩国、欧洲和美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并不是很好,目前CMMB没有一个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运营模式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