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邦科技PCB抄板公司 >> 新闻中心 >> 中国山寨电子产业将走向主流品牌队伍

中国山寨电子产业将走向主流品牌队伍

  什么是山寨产品?大概100个人会有99种定义。我们认为现在的山寨产品定义已被“泛化”,非主流产品即山寨,早就不是当初千夫所指的“非法产品”那样狭隘的定义了,它代表着蚂蚁雄兵市场的力量。多数人以为山寨手机开创了山寨产业,其实不然。而刘强认为MP3/MP4产业开创了中国的山寨产业也不全对。实际上应该再往前追溯,90年代初中期诞生的众多电子玩具、学习机厂商们为后来的MP3/MP4产业打下了基础。然而,他们仍不能称为元老。再往前追溯,80年代中期诞生的几百家程控交换机厂商才是真正的山寨产业始创者,而华为和中兴则是其中成活、成功并成长起来的山寨鼻祖。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华为与中兴已走出山寨成为世界名牌,通信设备市场从分散走向了高度集中,当然这里政府的扶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历史会不会在消费电子市场重演呢?

  虽然通信设备与消费电子的市场规则很不一样,但是仍可以从历史中看到一些共同的轨迹。如今的手机、MP3/MP4,还有从手机和MP3/MP4阵营中衍生出的所谓山寨上网本、山寨电视机、山寨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业,与80年代中期的程控交换机市场非常相似。不过,当时仅有几百家程控交换机厂商云集在深圳,现在的队伍则增长了几十倍,而且,这些山寨厂商的背后有成千上万的渠道和服务大军,这一点是与交换机产业最不同的地方。那么,这样一个以消费电子为主体的山寨电子市场会如何发展,他们中会诞生像华为和中兴一样全球知名品牌吗?

  2008年全球电子业的萧条也影响了中国山寨电子市场,该市场开始萎靡不振,加上某些山寨电子产品质量问题带来很多负面,其前景令人担忧。激烈的竞争、越来越低的利润、对前景的迷茫,不少已赚得第一桶金的山寨厂商已抽身而出。山寨产业会自生自灭吗?

  “不会。”元器件代理商全一通讯总经理李明杰表示,该公司很多客户都来自山寨市场。“山寨市场不会变小或减弱,它的盘子会越来越大,现在只是初期阶段。”他说。李明杰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判断山寨市场将会不断成长:一是源源不断的人进入。虽然也有人退出,但它是一个动态向上的过程;二是山寨企业本身也在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三是山寨市场壮大后,不断有资源和技术进来。“比如现在英特尔也进入山寨市场就是一个例子。”李明杰说。其实,山寨市场已变成所有IC公司都不得不关注与进入的市场,如果他想在中国市场持续玩下去的话。

  “这些山寨企业中一定会出现像三星一样的国际品牌。”这种观点不断被人们提到。“20多年前,三星也不过是个三流品牌,但是在国家的扶持与自身的不断完善下,它逐渐成为一个顶级国际品牌。”李明杰说,“中国的山寨企业中也不乏这样的种子公司。”

  一些代理商表示,对于供应商来说,有时更愿意与山寨厂商合作。“比如一些品牌厂商改合同和退合同时,没有任何商量,并且有仰大欺小的特点;相比之下,山寨厂商有时更能遵守合约,也很尊重供应商。”李明杰表示。

  山寨厂商的优势很明显,即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与敏锐的市场反应速度,这也正是未来品牌厂商所需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某些山寨厂商早就具备了打品牌的能力,但他们不想为此投入巨额资金。”深圳新英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SylvesterLu表示,“这种现象需要反思。”

  亚讯科技总经理林建明则认为,成长壮大的山寨厂商打品牌是迟早的事。他分析道:“品牌效应可以为厂商带来无限的附加值。比如更高的价格和更高的利润、更大的销售量以及公司上市融资等。当山寨厂商认为时机合适时,他们一定会打品牌的,这其中就会诞生出像三星一样的国际品牌。”亚讯科技的很多客户也是山寨人,林建明正在有选择性地培养一些山寨公司,与他们共同成长,将他们推向主流品牌队伍。

  除上面李明杰提到的山寨厂商的三个优势外,林建明还指出山寨厂商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即目前为山寨市场提供技术支持的设计服务公司软件研发能力已非常强,并且硬件上降低成本的能力也非常强,甚至比许多品牌厂商具有优势。“我不赞成一些人认为山寨厂商只会抄袭的说法。”他说,“模仿不是抄。很多成功都是靠模仿出来的,多数山寨厂商是在模仿中创新。”他补充道,“山寨市场是一个很顽强的群体,他们不会轻易认输。”